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正文

智能酿造颠覆千年工艺,“AI+酒业”能有好生意吗?

  • 国际
  • 2025-02-13 13:49:04
  • 20

  文 | 酒讯 半颗

  人工智能与酿酒工艺的融合,正悄然改写这个千年行业的运行规则。年初deepseek的爆火,让AI大模型彻底进入大众视野,而AI在酒业的应用,从2017年伦敦诞生首款AI啤酒,到瑞典威士忌厂商用算法重构配方,再到波兰朗姆酒企任命AI担任CEO,全球酒业已展开近十年的智能化实验。

  中国酒企则走出差异化路径:洋河、泸州老窖等头部企业将智能化重心投向生产端,茅台5G工厂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工序监控,泸州老窖智能包装中心在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试生产,古井贡酒更借力数字化将人均产能提升至传统酿造车间的10倍以上。

  在这场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中,AI不仅带来效率革命,更引发行业深层思考:当传感器开始监控窖池温度,算法介入酒体设计,酿酒这门“靠天吃饭”的手艺,如何在智能化浪潮中,守住文化根脉?

  01 智能酿造已起航

  与“AI大模型”概念最早来自国外相同,将AI引用于酿酒领域的酒企最早也位于国外。

  2017年,伦敦的Intelligent Layer公司推出了世界第一款由AI酿造的啤酒——IntelligentX。该公司使用一种名为“自动酿造智能”的AI算法,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来了解用户的口味偏好,从而调整酿酒原料。

  同年,嘉士伯也推出了“啤酒指纹”项目,借助AI感应啤酒中的微妙风味和气味差异,在新品研发和质量检测上取得了更高的精确度。

  除了啤酒,AI在威士忌领域的应用也较早就开始启动了。2019年,瑞典的威士忌品牌Mackmyra Whiskey与微软以及Fourkind合作,运用AI分析历史配方和消费者数据,推出了由AI开发的世界首款威士忌;美国的Osmo公司则突破了传统嗅觉的限制,利用AI数字化气味,精准识别美、苏威士忌的风味,提升了酒品气味识别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烈酒巨头帝亚吉欧则将AI应用于酒瓶定制领域,提升了旗下产品的个性化风格。

智能酿造颠覆千年工艺,“AI+酒业”能有好生意吗?

  此外,AI也应用于其他酒类的酿造中。如奥地利的葡萄酒酒庄Muster采用AI来辅助葡萄分拣、日本的清酒酒厂“久保田”用AI分析用户口味,波兰的朗姆酒品牌Dictador更是大胆创新,直接聘请AI担任CEO,探索更智能化的决策方式。

  尽管国外在AI酿酒的应用上起步较早,涵盖范围较广,但主要集中在产品口味分析和研发支持上。国内酒企的AI之路,则更多集中在智能化生产制造上,虽起步稍晚,却已经在技术转型方面展示出别样的潜力。

  2018年,洋河启动了智能工厂项目,覆盖制曲、酿酒到成品包装的全过程,构建了一个协同上下游供应链的全新智能化体系。这个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洋河在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及智能化方面的跨越,力求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控制能力。

  紧随其后,2019年泸州老窖也启动了智能化包装中心技改项目,借助AI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成功整合了生产控制、采购管理、物流管理等六大信息系统,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企业数字化升级。

  到了2020年,古井贡酒更是募资50亿进行智能化技术改造,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实现全流程自动化作业和智能化控制,从而提高生产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

智能酿造颠覆千年工艺,“AI+酒业”能有好生意吗?

  02 AI何以赋能

  既然AI酿酒已并非新事,从产品研发到生产优化,从个性化定制到品牌营销,人工智能的应用正逐步深入酿酒行业的各个环节。

  国内酒企的AI之路起步于生产制造,这一领域应用也是最为丰富,通过智能化设备、数据分析和自动化技术,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质量控制和成本优化。

  茅台的5G智能工厂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引入工业互联网和AI技术,茅台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与优化,通过实时参数检测装置和数学建模,实现对关键参数的精确控制;西凤酒则使用了多种核心智能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从而优化生产流程;口子窖的智慧工厂也通过智能酿造机器人、全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化包装生产线等设备,替代传统人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智能酿造颠覆千年工艺,“AI+酒业”能有好生意吗?

  AI在酒企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已取得了可量化的成果。如泸州老窖的智能包装中心,运用AI智能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令平均生产速度可达15000瓶;古井贡酒则通过数字化技改项目,令车间人均产能约为传统酿造车间的10倍以上;今世缘智能化酿酒车间单条生产线的用工效率也大幅提升,已达原来的6.4倍,年产量提升2.6倍。

  在产品研发领域,AI技术的引入则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优化配方、提升研发精准度,并通过智能预测避免生产风险,保障酒体的稳定性和高质量,显著缩短了研发周期。厦门大学精酿团队利用AI大模型的反馈优化配方,分析酿酒原料和成品,使得产品研发更加精准与高效。

  此外,AI还广泛应用于个性化定制和品牌营销领域。华润雪花啤酒通过AI技术设计的X-code系列包装,精准迎合了市场上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成功提升了品牌的差异化竞争力。国台酒业则利用数字化平台和元宇宙技术,向消费者提供定制化酒旅体验,进一步拉近了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

智能酿造颠覆千年工艺,“AI+酒业”能有好生意吗?

  在品牌营销方面,茅台、雪花、习酒等酒企通过虚拟AI形象进行品牌代言,AI主播的引入不仅加强了与消费者的互动,还提升了品牌现代化形象,与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沟通也变得更加顺畅。

  03 传统工艺新传承

  近年来,AI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据 IDC 预测,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达到 6233 亿美元,同比增长 21.5%,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而AI酿酒也不可避免地正在成为酒业发展新趋势,受到了政策和企业的双重支持。

  《中国酒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以智能酿造推动创新发展”,强调关键工序智能化、生产控制自动化和供应链优化,以促进产业全面升级。在政策指引下,众多企业积极探索AI酿酒的应用。例如,中国电信天翼物联推出的“翼酒保”产品,通过感知、网络和AI的融合,实现了白酒的非接触式精准计量,既保证了计量精度,又避免了对酒品的污染。

智能酿造颠覆千年工艺,“AI+酒业”能有好生意吗?

  但无论是外界政策、产品支持,还是企业自身的生产优化,AI对酿酒的赋能还是主要体现在工具角度。

  酿酒用的是工具,而工具的背后是文化,是承载着文化的人。酒类营销专家肖竹青认为,酿酒现代化的标志是让工艺更传统,让工具更现代。目前整个酒厂的AI人工智能主要是在仓储物流环节和销售数据统计领域,酒厂的品牌部门也开始重视通过大数据和AI人工智能来做互联网大数据推广,通过识别有行为轨迹符号标签的粉丝,搜索和精准触达会更加有效果,所以目前的AI智能主要是在酒厂的互联网推广领域通过识别行为轨迹符号标签的粉丝实现精准触达。

  关于AI酿酒的应用领域,肖竹青认为要视不同香型来分析可行性,因为不同香型需要“人”的介入程度不同。他举例,红星二锅头在山西的祁县建设了一个1500亩的智能酿造基地,采用了大量的人工智能设备和工艺。因为清香型白酒酿造工艺很简单,容易实现标准化,而浓香和酱香的工艺需要通过一代人口传心授,教会下一代人掌握酿酒和调酒工艺,是通过师傅带徒弟来进行传承。

有话要说...